看到这张图片了吗
这是长春现在的天气
今天大暑
大中午的,长春26℃
而且越到午后温度越低
就问你羡慕不
都说热在“三伏”
“头伏”已在昨天剧终
“中伏”今天拉开剧幕
"大暑"也悄然而至
“三伏”天
是我国一年中
日照最多、气温最高的时期
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
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℃以上
俗称的“三大火炉”也最旺
而原本应该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
今天的长春却因为
清晨的一场雨格外清凉
辣么
接下来几天的天气如何呢
别动
小编要报天气了
未来一周
都是雨雨雨雨
23日白天到夜间有雷阵雨,局部地方有大到暴雨
25~26日有雷阵雨
27~28日有分散不均匀的雷阵雨
今天是农历六月廿一
二十四节气中的
大暑三候
>>>>
一候腐草为萤
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,分水生与陆生两种,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,大暑时,萤火虫卵化而出,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。
>>>>
二候土润溽暑
天气开始变得闷热,土地也很潮湿。
>>>>
三候大雨时行
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,这大雨使暑湿减弱,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。
大暑习俗
尽管大暑是一年中农业活动较为繁重的时节,“讲究”的中国人还是不忘在每年的这个日子里,忙里偷闲,举行各种民俗活动,在火热的夏季中寄寓对生活的美好希望。
1 饮伏茶
伏茶,顾名思义,是三伏天喝的茶。古时候,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,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,免费给来往路人喝。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,保证供应。
2 晒伏姜
伏姜源自中国山西,河南等地,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,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,于太阳下晾晒。充分融合后食用,对老寒胃,伤风咳嗽等有奇效,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。
3 烧伏香
烧伏香是说大暑这天要去庙里祈祷风调雨顺,求雨消暑。
4 斗蟋蟀
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,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。
5 送“大暑船”
送“大暑船”是浙江沿海地区,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,其意义是把“五圣”送出海,送暑保平安民。送“大暑船”时,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。
大暑节气的民俗
也体现在吃的方面
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
大致分为两种
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
还有一种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
6 鲁南地区“喝暑羊”
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“喝暑羊”即喝羊肉汤的习俗。在枣庄市,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“喝暑羊”。
7 福建莆田吃荔枝
在大暑节那天,莆田人家有吃荔枝、羊肉和米糟的习俗,叫做“过大暑”。在大暑节那天,亲友之间,常以荔枝、羊肉为互赠的礼品。
8 广东地区吃“仙草”
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“吃仙草”的习俗。仙草又名凉粉草、仙人草,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,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。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,被誉为“仙草”。
9 台湾地区吃凤梨
大暑期间,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,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。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“旺来”相同,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、生意兴隆的象征。
大暑&中伏养生
1
健脾防暑
伏天湿热较重,容易导致脾虚,要注意健脾护脾。
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绿豆有健脾的功效,可以适当喝些绿豆粥祛湿健脾。中医认为,绿豆煮汤能够消暑益气、清热解毒,对于轻度中暑,头昏头痛、胸闷气短、无汗烦热症状能够起到治疗效果。
还应该适当多吃蔬果,特别是维生素含量高的蔬果,如西红柿、西瓜、黄瓜等。
伏天气温高,人体容易脱水,因此大量补水是防止中暑的最佳方法,也可以喝一点绿茶或者淡盐水。
注意:患有日光性皮炎的人需要注意,要少吃光敏性食物,如芹菜、菠菜等。这些食物会加速皮肤对于光的敏感性,加重对紫外线的过敏。
2
面食可作为补充人体能量首选
北方有句俗话,叫“头伏饺子,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,说的是老百姓过伏天的习俗。
伏天气温高,人体新陈代谢会加快,身体大量出汗,对能量的需求增多。饺子等面食含糖类、B族维生素、多种矿物质,可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。暑热让人们食欲不振,面食相对好消化吸收。
吃碗热汤面,身上发汗,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。
注意:
面汤,普遍含盐较高,要少喝;
捞面,有人爱把面条放到冷水中冲两次,这样做会让部分B族维生素和钾元素溶到水中,营养流失;
炒面,通常用油多,不建议常吃;
焖面,营养损失较小,营养均衡。
3
中伏要防病
1. 心血管疾病:一不小心要人命
每年夏天从6月开始,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,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。既往的统计数字显示,气温每升高1℃,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.3%。
2. 中暑:死亡率高达60%
夏季高温,中暑不是什么罕见事儿。但是!在中暑里面,有一种最严重的中暑叫做“热射病”,死亡率高达60%,是临床表现最严重、死亡率最高的中暑。
3. 面瘫:空调直吹容易面瘫
夏季,人们常呆在空调房,很容易导致一种夏季高发疾病——面瘫!天气炎热,部分人选择空调或者风扇直吹,风寒之邪侵犯面部,出现面部神经炎,即面瘫病症。面瘫患者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,严重时嘴歪眼斜。
4. 肠炎:不注意很遭罪
这段时间人体消化功能变弱,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;同时,闷热的天气适宜细菌的繁殖,因而腹泻、肠炎成为“夏季”最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。
4
中伏按三穴
1. 百会穴:提神醒脑
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,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、升举阳气。
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,缓缓用力,有酸胀感为宜,持续30秒即可。
2. 内关穴:预防中暑
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,腕横纹上2寸。高温环境待久了及时按揉这里可以防范暑邪,对保护心神是非常必要的。
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内关穴各50次,以中暑三大症(头痛、出汗、口干)有所缓解为佳。
3. 劳宫穴:养心宁神
劳宫穴位于手掌心,握拳屈指时,位于中指指尖处。中医讲“心主夏,心与夏气相通”,因此,炎夏养生重在养心,而劳宫穴也被称为“护心穴”。
采用按压、揉擦等方法,左右手交叉进行,每穴各操作10分钟,每天2-3次。
文章来源:转载·长春日报·掌上长春
编辑:月半马尧、审核:怀楠、监制:王林、金可红
上一篇:太仓三层别墅装修技巧